留言反饋

  • 客服QQ:
  • 在線客服
  • 電話:
  • 15812107650
  • 郵箱:
  • kmwbt@sina.com
  • 地址:
  • 昆明市高新區昌源中路

“無人農場”農用機器人真能代替農民勞作

分享到:
來源:     2017/09/13/
字號:T|T
圖片  無人農場,在農業領域里并不是頭一次出現的事兒。農業耕作因其獨特性,需要人們起早摸黑并忍受在泥土間勞作的臟累與艱辛。艱苦繁瑣的工序,令機器人瞄準農業作為其目標應用領域。比如,裝有感應器的無人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因為它們能夠幫助農民做出預測性的決定和計劃。雷鋒網獲悉,在Harper Adams大學里,他們正致力于實現無人農場的想法。包括播種、養護、收割大麥等勞作流程,全部通過自主勞作機器人和無人機完成。
  在Hands Free Hectare project進行期間,沒有農民在田地里勞作, 一切關于農作物的播種等工序都由機器人代替。其中包括:
  1, 根據大麥種子需要播種的特定深度來鉆孔松土,并由自主勞作機器人控制大麥生長所需的間隔。2,在必要時,按需噴灑殺真菌劑、除草劑和化肥。3,自主收獲。
  由于現代農業比過去只有播種、待農作物成熟再收割的農業模式更為復雜。而如今針對農作物的不同狀態、殺蟲、除草、施肥的適當分量都需要依靠數據驅動去實行。在實施勞作策略之前,這一對“機器人偵察兵”組合(農用勞作機器人+無人機)不停地對田地監測。并給人們帶回拍攝的田野視頻樣品。
  在拍攝到大麥足夠成熟的田野實景視頻之后,無人機利用其配置的收割工具,通過工作人員的遙控對大麥進行收割。整個收割過程大概為6小時。
  每公頃田地生產出4.5公噸的麥子,明顯低于人力密集型種植方式每公頃產6.8公噸麥子的平均值。參與Hands Free Hectare 項目的研究學生也表示,“這恐怕是史上最昂貴的大麥了”,據雷鋒網了解,英國政府為項目提供了20萬英鎊的總預算。
  在某種程度上,全面自動化為農業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也會帶來其他直接利潤。相比配置一輛大型的農用勞作車,購買一批小型并配有駕駛座的農用勞作車或許更高效,相信這或許是以后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要求農用勞作車必須擁有更高的精度、更強的靈活性、更低的生產成本以及更接地氣的價格。若排除農作物對日光的需要,人們可以輕松地利用遠程監控經營全天候的小型農場。
  據了解,在農業等領域里,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高效、親民。我們預測在不久以后,農業自動化將會通過常規的農作方法來實現,并保證一定的產出率和穩定性。小型移動機器人或分布式傳感器系統可對農作物進行人類難以實現的不間斷監測,并將數據反饋給系統,由此系統能夠利用位置感知判斷并提供農作物所需要的對策。近些年出現的自動除草機器人如Tertill等為農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無人精確農業預計會成為未來一種可行的農業解決方式 。
  The Hands Free Hectare項目研究團隊正期待著下一個冬季即將收獲的莊稼,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忙著把春天收獲的麥子釀制成The Hands Free Hectare項目的專屬啤酒。
欧美日产欧美日产国产精品,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